符合中小企业对网站设计、功能常规化式的企业展示型网站建设
本套餐主要针对企业品牌型网站、中高端设计、前端互动体验...
商城网站建设因基本功能的需求不同费用上面也有很大的差别...
手机微信网站开发、微信官网、微信商城网站...
热门频道
成都创新互联网站建设公司是一家服务多年做网站建设策划设计制作的公司,为广大用户提供了网站设计、成都做网站,成都网站设计,一元广告,成都做网站选成都创新互联,贴合企业需求,高性价比,满足客户不同层次的需求一站式服务欢迎致电。
首页
博客
研修院
VIP
APP
问答
下载
社区
推荐频道
活动
招聘
专题
打开CSDN APP
Copyright © 1999-2020, CSD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开APP
c语言lr文法还是ll文法,编译原理复习题 转载
2021-05-20 05:05:24
Tim Pan
码龄4年
关注
一、单项选择题 概述部分
1.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 。D A. 源程序 B. 目标语言 C. 编译方法 D. 以上三项都是 2.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 上。D
A. 出错处理
B. 词法分析
C. 目标代码生成
D. 表格管理 3.编译程序是对 。D
A. 汇编程序的翻译
B. 高级语言程序的解释执行
C. 机器语言的执行
D. 高级语言的翻译 4. 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遍”,是为了 。B
A. 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 使程序的结构更为清晰 C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
词法分析部分
1.DFA M(见图1-1)接受的字集为 。D A. 以0开头的二进制数组成的集合
B. 以0结尾的二进制数组成的集合
6cdcbebbe8f9854cde4e92f9afe9313b.png
C. 含奇数个0的二进制数组成的集合
D. 含偶数个0的二进制数组成的集合
2.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 。C
A. 单词的种别编码
B. 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
C. 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
D. 单词自身值 3.正规式M1和M2等价是指 。C A. M1和M2的状态数相等 B. M1和M2的有向边条数相等 C. M1和M2所识别的语言集相等 D. M1和M2状态数和有向边条数相等 4.词法分析器的加工对象是 。 C A .中间代码 B .单词 C .源程序 D .元程序 5.同正规式(a|b )*等价的正规式为 。D A .(a|b)+ B .a*|b* C .(ab)* D .(a*|b*)+ 6. 两个DFA 等价是指: 。 D A. 这两个DFA 的状态数相同
B. 这两个DFA 的状态数和有向弧条数都相等
C. 这两个DFA 的有向弧条数相等
D. 这两个DFA 接受的语言相同
7. 下列符号串不可以由符号集S ={a,b}上的正闭包运算产生的是:(A ) A. ε B. a C. aa D. ab 8.称有限自动机A1和A2等价是指________。D A .A1和A2都是定义在一个字母表上的有限自动机 B .A1和A2状态数和有向边数相等
图1-1
1
相关资源:编译原理赋值语句的翻译LL文法LR文法简单优先法-专业指导文档类...
文章知识点与官方知识档案匹配
C技能树首页概览
110422 人正在系统学习中
打开CSDN APP,看更多技术内容
编译原理五 LR(1)分析法【C语言实现】_wangkay88的博客
1、使用 LR 的优点: (1)LR 分析器能够构造来识别所有能用上下文无关文法写的程序设计语言的结构。 (2)LR 分析方法是已知的最一般的无回溯移进-归约方法,它能够和其他移进-归约方法 一样有效地实现。 (3)LR 方法能分析的文法...
lr参数与C语言函数参数的区别_weixin_30254435的博客
LR参数是lr自己封装的一个钟对象, LR参数的表达方式:{ParamName}
编译原理习题——第2章 文法和语言试卷
第2章 文法和语言试卷 1. 文法:G:S→xSx|y所识别的语言是(D)。 A. xyx B. (xyx)* C.x*yx* D. xnyxn(n≥0) 2. 给定文法A→bA|ca,为该文法句子的是(C)。 A. bba B. cab C. bca D. cba 3. 文法G产生的(D)的全体是该文法描述的语言。 A. 句型 B. 终结符集 C. 非终结符集 D. 句子 4. 若文法G...
继续访问
编译原理习题(含答案)——2程序设计语言及其文法——哈工大陈鄞配套版本
程序设计语言及其文法1 文法:G:S→xSx | y所识别的语言是( )。 2 给定文法A→bA|ca,为该文法句子的是( )。A. bbaB. cabC. bcaD. Cba 3 设有文法G[S]:S-S1|S0|Sa|Sc|a|b|c,下列符号串中是该文法的句子有( )。A. ab0B. a0b01C. a0b0aD. bc10 4 文法G产生的( )的全体是该文法描述的语言。A. ...
继续访问
c语言lr分析器的设计与实现_[源码和文档分享]基于LR分析法的简单分析法...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简单计算器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法检查和分析。 二、课程设计内容及步骤 本次课程设计需要使用 LR 分析法完成简单计算器的设计,其中算术表达式的文法如下: ...
C语言实现编译原理的LR分析法,编译原理LR(0)分析器(C语言).pdf
1LR 分析法 LR LR “ 分析法是一种自底向上进行的规范规约的语法分析方法, 指 自左向 右扫描和自底向上进行归约”。LR 分析法的一个主要缺点是,若用手工构造分析 LR 器则工作量相当大,因此必须求助于自动产生 分析器的产生器。
编译原理 第三章 词法分析
1、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单词的种类编码和自身值 2、词法分析器不能发现括号不匹配 3、不存在语言能被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识别但不能用正则表达式表示 4、两个有穷自动机等价实质它们的所识别的语言相等 5、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单词 6、正则表达式R1和R2等价是指R1和R2代表同一正则集 7、已知文法G[S]:S-A1, A-A1|S0|0,与G等价的正规式是0(1|10)^1 8、与(a...
继续访问
【编译原理-练习题-1】概述部分与词法分析部分选择,填空,判断,多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 (D ) 。 a. 源程序 b. 目标语言 c. 编译方法 d. 以上三项都是 2.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 (D) 上。 a. 出错处理 b. 词法分析 c. 目标代码生成 d. 表格管理 3.DFA M(见图1-1)接受的字集为(D ) 。 a. 以0开头的二进制数组成的集合 b. 以0结尾的二进制数组成的集合 ...
继续访问
LR中用C语言比较两个字符串变量_花露丝雨的博客
6.lr_save_string( "We can see the string:nancy","string1" ); 7.lr_save_string( "We can see the string:nancy","string2" ); 8.lr_output_message("the string1 is %s.",lr_eval_string("{string1}")); ...
c语言字符串变量的比较,LR中用C语言比较两个字符串变量.doc_梦符佳月...
LR中用C语言比较两个字符串变量 Zee的早期文档.一:以下脚本,定义两个一样的字符数组,对比后,打印出result的值: vuser_init() { int result; ? ???char string1[] = "We can see the string:zee"; ...
最新发布 编译原理刷题(个人向)
编译原理刷题
继续访问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
1.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源程序、目标语言、编译方法 2.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表格管理上 3. 4.一个程序是正确的,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书写正确;二是含义正确 (合乎语法规则、合乎语义规则) 5.描述高级语言语法常用的方法有语法树、BNF范式、扩充的BNF范式等 6.程序语言一般可以分为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两大类,其中低级语言通常又称为面向机器的语言。面向机器语言指的是特定计算机系统所...
继续访问
C语言实现编译原理的LR分析法,实验三编译原理综合实验报告——(LR...
注意:本例是利用LR(0)分析来实现的语法分析,同学在写实验报告的时候,在结果分析这一块可以选用课堂讲过的LR(0)文法来说明验证结果即可。 同时附上你所选用的文法对应的LR(0)分析表。
编译原理总结,看这一篇就够了!_LeeDuo.的博客_编译原理
1.词法分析:对源程序的字符串进行扫描和分解,识别出每个单词符号。 2.语法分析: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把单词符号分解成各类语法单位。 3.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对各种语法范畴进行静态语义检查,若正确则进行中间代码翻译。 4.代码优化:...
C语言LR(1)文法
用C语言编写,对一个LR(1)文法分析,文法为:实现两个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并能得出计算结果。
热门推荐 编译原理习题(含答案)——3词法分析——哈工大陈鄞配套版本
词法分析1 词法分析器的输出结果是( )。A. 单词自身值B. 单词在符号表中的位置C. 单词的种别编码 D. 单词的种别编码和自身值2 词法分析器不能( )。A. 识别出数值常量B. 过滤源程序中的注释C. 扫描源程序并识别记号D. 发现括号不匹配 3 ( )这样一些语言,它们能被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识别,但不能用正则表达式表示。A. 存在B. 不存在C. 无法判定是否存在D. 以上答案都不对 4 ...
继续访问
C--编译器:C--编译器,实现LL(1)\ LR(0)\ SLR \ LR(1)并生成语义分析和MIPS
实现了自制的C--语言的一遍扫描编译,包括词法分析,LR(1)语法分析,属性文法+中间代码生成,MIPS编译生成编译脚本由Python实现,兼容python2.7与3.7,图形界面由WPF实现,使用了IronPython进行脚本执行 支持以下特性: 一种基本类型int 赋值表达式,循环/选择/判断/跳出语句 函数定义与函数调用 未实现: 浮点数,字符,字符串 斑点 错误检查
编译原理之LR(0)分析算法的c实现
LR(0)分析器的构造算法如下: 对一个文法构造了它的LR(0)分析表后就可以在LR分析器的总控程序(驱动程序)控制下对输入串进行分析,即根据输入串的当前符号和分析栈的栈顶状态查找分析表应采取的动作,对状态栈和符号栈进行相应的操作即移进、归约、接受或报错。具体说明如下: (1)若ACTION[S,a]=Sj,a为终结符,则把a移入符号栈,j移入状态栈; (2)若ACTION[S,a]=rj,
继续访问
编译原理第一章自测题
第一章 高级语言与编译程序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个“遍”是为了____ 。 A. 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B. 使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 C.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并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D. 利用有限的机器内存但降低了机器的执行效率 2.构造编译程序应掌握 ____ 。 A. 源程序 B. 目标语言 C. 编译方法 D. 以上三项都是 3.编译程序绝大多数时间花在 ____ 上。 A. 出错处理 B. 词法分析 C. 目标代码生成 D. 管理表格
C语言语法分析程序(编译原理:LR)
北邮大三编译原理课程序 注释很详细
用c++实现LR语法分析器
通过LR分析表及三个栈形成对输入表达式的判断! 。
c语言lr文法还是ll文法,编译原理第五章语法分析课后题
(先补到这里,后面如果有需要的话,垃圾博主还会回来继续更的。。。)5.1 递归子程序法属于()语法分析方法A. 自顶向下B. 自底向上C. 自左向右D. 自右向左5.2 采用确定的自顶向下分析时,必须()A. 消除左递归B. 消除右递归C. 避免回溯D. 提取左公因子5.3 自上而下语法分析的主要分析动作是A. 推导B. 移进C. 归约D. 匹配5.4 一个字符属于FOLLOW(S),这个字符的含...
继续访问
编译原理,C语言实现LR(0)分析(扩展文法的生成、项目集规范簇的生成、ACTION GOTO表的生成、句子的分析)
编译原理,C语言实现LR(0)分析(扩展文法的生成、项目集规范簇的生成、ACTION GOTO表的生成、句子的分析) (1)根据提示输入文法的个数 (2)输入文法 (3)扩展文法的生成、项目集规范簇的生成、ACTION GOTO表的生成 (3)分析句子 (4)生成分析过程 C语言实现LR(0)分析源代码
继续访问
编译程序基本原理
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 人们利用高级语言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但计算机仍然只能理解和执行由 0, 1序列构成的机器语言, 因此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需要翻译, 担负这一任务的程序称为"语言处理程序", 由于应用的不同, 语言之间的翻译也是多种多样的. 大致可分为 汇编程序、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 用某种高级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 源程序, 源程序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上执行. 如果源程序是用汇编语言写的, ...
继续访问
LR脚本用户自定义C语言函数
LR脚本实战:用户自定义C语言函数 Loadrunner可以使用标准C语言的函数,因此我们可以在脚本中编写自己的函数用于调用,把脚本结构化,更好的进行重用。 先看一个例子: Action() { int i,j; j = 1; for (i=0;i10;i++) { lr_message("i+j=%d",sum(i,j)); j++; } ...
继续访问
编译原理,第一章绪论
编译过程和编译程序结构 五个阶段: 词法分析 语法分析 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优化 目标代码生成 编译程序的开发 自编译:用某种高级语言编写自己的编译程序称为自编译, 交叉编译:用A机器上的编译程序来产生可在B机器上运行的目标代码 自展:首先确定一个非常简单的核心语言L0,然后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写出它的编译程序T0,再把语言L0扩充到L1,用L0编写L1的编译程序T1,这样不断扩展下去...
继续访问
c语言是 ll文法和lr文法哪个好
c语言lr文法还是ll文法
写评论
评论
收藏
点赞
踩
分享
#!/usr/bin/python
# -*- coding:utf-8 -*-
# @Time : 2018/6/14 15:30
# @File : Perfect_Numbers.py
"""
完美数
"""
def is_perfect(anum):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完美数"""
assert anum 0, u'完美数是大于0的整数'
ll = []
num = 0
for i in range(1, anum):
if anum % i == 0:
ll.append(i)
num = sum(ll)
if num == anum:
return True
else:
return False
def perfect_numbers(a):
"""打印不大于输入参数的所有完美数"""
temp = 1 + a
alist = []
for i in range(1, temp):
# global alist
if is_perfect(i):
alist.append(i)
if len(alist) == 0:
print u'不大于{0}的时候没有完美数'.format(a)
else:
print u'不大于{0}的时候完美数有:{1}'.format(a, alist)
if __name__ == '__main__':
nums = int(raw_input(u'请输入一个正整数:'))
perfect_numbers(nums)
题主你好,
代码及测试截图如下:
希望可以帮到题主, 欢迎追问
单元测试(Unit Testing)
为程序编写测试——如果做的到位——有助于减少bug的出现,并可以提高我们对程序按预期目标运行的信心。通常,测试并不能保证正确性,因为对大多数程序而言, 可能的输入范围以及可能的计算范围是如此之大,只有其中最小的一部分能被实际地进 行测试。尽管如此,通过仔细地选择测试的方法和目标,可以提高代码的质量。
大量不同类型的测试都可以进行,比如可用性测试、功能测试以及整合测试等。这里, 我们只讲单元测试一对单独的函数、类与方法进行测试,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行为。
TDD的一个关键点是,当我们想添加一个功能时——比如为类添加一个方法—— 我们首次为其编写一个测试用例。当然,测试将失败,因为我们还没有实际编写该方法。现在,我们编写该方法,一旦方法通过了测试,就可以返回所有测试,确保我们新添加的代码没有任何预期外的副作用。一旦所有测试运行完毕(包括我们为新功能编写的测试),就可以对我们的代码进行检查,并有理有据地相信程序行为符合我们的期望——当然,前提是我们的测试是适当的。
比如,我们编写了一个函数,该函数在特定的索引位置插入一个字符串,可以像下面这样开始我们的TDD:
def insert_at(string, position, insert):
"""Returns a copy of string with insert inserted at the position
string = "ABCDE"
result =[]
for i in range(-2, len(string) + 2):
... result.append(insert_at(string, i,“-”))
result[:5]
['ABC-DE', 'ABCD-E', '-ABCDE','A-BCDE', 'AB-CDE']
result[5:]
['ABC-DE', 'ABCD-E', 'ABCDE-', 'ABCDE-']
"""
return string
对不返回任何参数的函数或方法(通常返回None),我们通常赋予其由pass构成的一个suite,对那些返回值被试用的,我们或者返回一个常数(比如0),或者某个不变的参数——这也是我们这里所做的。(在更复杂的情况下,返回fake对象可能更有用一一对这样的类,提供mock对象的第三方模块是可用的。)
运行doctest时会失败,并列出每个预期内的字符串('ABCD-EF'、'ABCDE-F' 等),及其实际获取的字符串(所有的都是'ABCD-EF')。一旦确定doctest是充分的和正确的,就可以编写该函数的主体部分,在本例中只是简单的return string[:position] + insert+string[position:]。(如果我们编写的是 return string[:position] + insert,之后复制 string [:position]并将其粘贴在末尾以便减少一些输入操作,那么doctest会立即提示错误。)
Python的标准库提供了两个单元测试模块,一个是doctest,这里和前面都简单地提到过,另一个是unittest。此外,还有一些可用于Python的第三方测试工具。其中最著名的两个是nose (code.google.com/p/python-nose)与py.test (codespeak.net/py/dist/test/test.html), nose 致力于提供比标准的unittest 模块更广泛的功能,同时保持与该模块的兼容性,py.test则采用了与unittest有些不同的方法,试图尽可能消除样板测试代码。这两个第三方模块都支持测试发现,因此没必要写一个总体的测试程序——因为模块将自己搜索测试程序。这使得测试整个代码树或某一部分 (比如那些已经起作用的模块)变得很容易。那些对测试严重关切的人,在决定使用哪个测试工具之前,对这两个(以及任何其他有吸引力的)第三方模块进行研究都是值 得的。
创建doctest是直截了当的:我们在模块中编写测试、函数、类与方法的docstrings。 对于模块,我们简单地在末尾添加了 3行:
if __name__ =="__main__":
import doctest
doctest.testmod()
在程序内部使用doctest也是可能的。比如,blocks.py程序(其模块在后面)有自己函数的doctest,但以如下代码结尾:
if __name__== "__main__":
main()
这里简单地调用了程序的main()函数,并且没有执行程序的doctest。要实验程序的 doctest,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导入doctest模块,之后运行程序---比如,在控制台中输 入 python3 -m doctest blocks.py (在 Wndows 平台上,使用类似于 C:Python3 lpython.exe 这样的形式替代python3)。如果所有测试运行良好,就没有输出,因此,我们可能宁愿执行python3-m doctest blocks.py-v,因为这会列出每个执行的doctest,并在最后给出结果摘要。
另一种执行doctest的方法是使用unittest模块创建单独的测试程序。在概念上, unittest模块是根据Java的JUnit单元测试库进行建模的,并用于创建包含测试用例的测试套件。unittest模块可以基于doctests创建测试用例,而不需要知道程序或模块包含的任何事物——只要知道其包含doctest即可。因此,为给blocks.py程序制作一个测试套件,我们可以创建如下的简单程序(将其称为test_blocks.py):
import doctest
import unittest
import blocks
suite = unittest.TestSuite()
suite.addTest(doctest.DocTestSuite(blocks))
runner = unittest.TextTestRunner()
print(runner.run(suite))
注意,如果釆用这种方法,程序的名称上会有一个隐含的约束:程序名必须是有效的模块名。因此,名为convert-incidents.py的程序的测试不能写成这样。因为import convert-incidents不是有效的,在Python标识符中,连接符是无效的(避开这一约束是可能的,但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使用总是有效模块名的程序文件名,比如,使用下划线替换连接符)。这里展示的结构(创建一个测试套件,添加一个或多个测试用例或测试套件,运行总体的测试套件,输出结果)是典型的机遇unittest的测试。运行时,这一特定实例产生如下结果:
...
.............................................................................................................
Ran 3 tests in 0.244s
OK
每次执行一个测试用例时,都会输出一个句点(因此上面的输出最前面有3个句点),之后是一行连接符,再之后是测试摘要(如果有任何一个测试失败,就会有更多的输出信息)。
如果我们尝试将测试分离开(典型情况下是要测试的每个程序和模块都有一个测试用例),就不要再使用doctests,而是直接使用unittest模块的功能——尤其是我们习惯于使用JUnit方法进行测试时ounittest模块会将测试分离于代码——对大型项目(测试编写人员与开发人员可能不一致)而言,这种方法特别有用。此外,unittest单元测试编写为独立的Python模块,因此,不会像在docstring内部编写测试用例时受到兼容性和明智性的限制。
unittest模块定义了 4个关键概念。测试夹具是一个用于描述创建测试(以及用完之后将其清理)所必需的代码的术语,典型实例是创建测试所用的一个输入文件,最后删除输入文件与结果输出文件。测试套件是一组测试用例的组合。测试用例是测试的基本单元—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实例。测试运行者是执行一个或多个测试套件的对象。
典型情况下,测试套件是通过创建unittest.TestCase的子类实现的,其中每个名称 以“test”开头的方法都是一个测试用例。如果我们需要完成任何创建操作,就可以在一个名为setUp()的方法中实现;类似地,对任何清理操作,也可以实现一个名为 tearDown()的方法。在测试内部,有大量可供我们使用的unittest.TestCase方法,包括 assertTrue()、assertEqual()、assertAlmostEqual()(对于测试浮点数很有用)、assertRaises() 以及更多,还包括很多对应的逆方法,比如assertFalse()、assertNotEqual()、failIfEqual()、 failUnlessEqual ()等。
unittest模块进行了很好的归档,并且提供了大量功能,但在这里我们只是通过一 个非常简单的测试套件来感受一下该模块的使用。这里将要使用的实例,该练习要求创建一个Atomic模块,该模块可以用作一 个上下文管理器,以确保或者所有改变都应用于某个列表、集合或字典,或者所有改变都不应用。作为解决方案提供的Atomic.py模块使用30行代码来实现Atomic类, 并提供了 100行左右的模块doctest。这里,我们将创建test_Atomic.py模块,并使用 unittest测试替换doctest,以便可以删除doctest。
在编写测试模块之前,我们需要思考都需要哪些测试。我们需要测试3种不同的数据类型:列表、集合与字典。对于列表,需要测试的是插入项、删除项或修改项的值。对于集合,我们必须测试向其中添加或删除一个项。对于字典,我们必须测试的是插入一个项、修改一个项的值、删除一个项。此外,还必须要测试的是在失败的情况下,不会有任何改变实际生效。
结构上看,测试不同数据类型实质上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将只为测试列表编写测试用例,而将其他的留作练习。test_Atomic.py模块必须导入unittest模块与要进行测试的Atomic模块。
创建unittest文件时,我们通常创建的是模块而非程序。在每个模块内部,我们定义一个或多个unittest.TestCase子类。比如,test_Atomic.py模块中仅一个单独的 unittest-TestCase子类,也就是TestAtomic (稍后将对其进行讲解),并以如下两行结束:
if name == "__main__":
unittest.main()
这两行使得该模块可以单独运行。当然,该模块也可以被导入并从其他测试程序中运行——如果这只是多个测试套件中的一个,这一点是有意义的。
如果想要从其他测试程序中运行test_Atomic.py模块,那么可以编写一个与此类似的程序。我们习惯于使用unittest模块执行doctests,比如:
import unittest
import test_Atomic
suite = unittest.TestLoader().loadTestsFromTestCase(test_Atomic.TestAtomic)
runner = unittest.TextTestRunner()
pnnt(runner.run(suite))
这里,我们已经创建了一个单独的套件,这是通过让unittest模块读取test_Atomic 模块实现的,并且使用其每一个test*()方法(本实例中是test_list_success()、test_list_fail(),稍后很快就会看到)作为测试用例。
我们现在将查看TestAtomic类的实现。对通常的子类(不包括unittest.TestCase 子类),不怎么常见的是,没有必要实现初始化程序。在这一案例中,我们将需要建立 一个方法,但不需要清理方法,并且我们将实现两个测试用例。
def setUp(self):
self.original_list = list(range(10))
我们已经使用了 unittest.TestCase.setUp()方法来创建单独的测试数据片段。
def test_list_succeed(self):
items = self.original_list[:]
with Atomic.Atomic(items) as atomic:
atomic.append(1999)
atomic.insert(2, -915)
del atomic[5]
atomic[4]= -782
atomic.insert(0, -9)
self.assertEqual(items,
[-9, 0, 1, -915, 2, -782, 5, 6, 7, 8, 9, 1999])
def test_list_fail(self):
items = self.original_list[:]
with self.assertRaises(AttributeError):
with Atomic.Atomic(items) as atomic:
atomic.append(1999)
atomic.insert(2, -915)
del atomic[5]
atomic[4] = -782
atomic.poop() # Typo
self.assertListEqual(items, self.original_list)
这里,我们直接在测试方法中编写了测试代码,而不需要一个内部函数,也不再使用unittest.TestCase.assertRaised()作为上下文管理器(期望代码产生AttributeError)。 最后我们也使用了 Python 3.1 的 unittest.TestCase.assertListEqual()方法。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Python的测试模块易于使用,并且极为有用,在我们使用 TDD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它们还有比这里展示的要多得多的大量功能与特征——比如,跳过测试的能力,这有助于理解平台差别——并且这些都有很好的文档支持。缺失的一个功能——但nose与py.test提供了——是测试发现,尽管这一特征被期望在后续的Python版本(或许与Python 3.2—起)中出现。
性能剖析(Profiling)
如果程序运行很慢,或者消耗了比预期内要多得多的内存,那么问题通常是选择的算法或数据结构不合适,或者是以低效的方式进行实现。不管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最好的方法都是准确地找到问题发生的地方,而不只是检査代码并试图对其进行优化。 随机优化会导致引入bug,或者对程序中本来对程序整体性能并没有实际影响的部分进行提速,而这并非解释器耗费大部分时间的地方。
在深入讨论profiling之前,注意一些易于学习和使用的Python程序设计习惯是有意义的,并且对提高程序性能不无裨益。这些技术都不是特定于某个Python版本的, 而是合理的Python程序设计风格。第一,在需要只读序列时,最好使用元组而非列表; 第二,使用生成器,而不是创建大的元组和列表并在其上进行迭代处理;第三,尽量使用Python内置的数据结构 dicts、lists、tuples 而不实现自己的自定义结构,因为内置的数据结构都是经过了高度优化的;第四,从小字符串中产生大字符串时, 不要对小字符串进行连接,而是在列表中累积,最后将字符串列表结合成为一个单独的字符串;第五,也是最后一点,如果某个对象(包括函数或方法)需要多次使用属性进行访问(比如访问模块中的某个函数),或从某个数据结构中进行访问,那么较好的做法是创建并使用一个局部变量来访问该对象,以便提供更快的访问速度。
Python标准库提供了两个特别有用的模块,可以辅助调査代码的性能问题。一个是timeit模块——该模块可用于对一小段Python代码进行计时,并可用于诸如对两个或多个特定函数或方法的性能进行比较等场合。另一个是cProfile模块,可用于profile 程序的性能——该模块对调用计数与次数进行了详细分解,以便发现性能瓶颈所在。
为了解timeit模块,我们将查看一些小实例。假定有3个函数function_a()、 function_b()、function_c(), 3个函数执行同样的计算,但分别使用不同的算法。如果将这些函数放于同一个模块中(或分别导入),就可以使用timeit模块对其进行运行和比较。下面给出的是模块最后使用的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repeats = 1000
for function in ("function_a", "function_b", "function_c"):
t = timeit.Timer("{0}(X, Y)".format(function),"from __main__ import {0}, X, Y".format(function))
sec = t.timeit(repeats) / repeats
print("{function}() {sec:.6f} sec".format(**locals()))
赋予timeit.Timer()构造子的第一个参数是我们想要执行并计时的代码,其形式是字符串。这里,该字符串是“function_a(X,Y)”;第二个参数是可选的,还是一个待执行的字符串,这一次是在待计时的代码之前,以便提供一些建立工作。这里,我们从 __main__ (即this)模块导入了待测试的函数,还有两个作为输入数据传入的变量(X 与Y),这两个变量在该模块中是作为全局变量提供的。我们也可以很轻易地像从其他模块中导入数据一样来进行导入操作。
调用timeit.Timer对象的timeit()方法时,首先将执行构造子的第二个参数(如果有), 之后执行构造子的第一个参数并对其执行时间进行计时。timeit.Timer.timeit()方法的返回值是以秒计数的时间,类型是float。默认情况下,timeit()方法重复100万次,并返回所 有这些执行的总秒数,但在这一特定案例中,只需要1000次反复就可以给出有用的结果, 因此对重复计数次数进行了显式指定。在对每个函数进行计时后,使用重复次数对总数进行除法操作,就得到了平均执行时间,并在控制台中打印出函数名与执行时间。
function_a() 0.001618 sec
function_b() 0.012786 sec
function_c() 0.003248 sec
在这一实例中,function_a()显然是最快的——至少对于这里使用的输入数据而言。 在有些情况下一一比如输入数据不同会对性能产生巨大影响——可能需要使用多组输入数据对每个函数进行测试,以便覆盖有代表性的测试用例,并对总执行时间或平均执行时间进行比较。
有时监控自己的代码进行计时并不是很方便,因此timeit模块提供了一种在命令行中对代码执行时间进行计时的途径。比如,要对MyModule.py模块中的函数function_a()进行计时,可以在控制台中输入如下命令:python3 -m timeit -n 1000 -s "from MyModule import function_a, X, Y" "function_a(X, Y)"(与通常所做的一样,对 Windows 环境,我们必须使用类似于C:Python3lpython.exe这样的内容来替换python3)。-m选项用于Python 解释器,使其可以加载指定的模块(这里是timeit),其他选项则由timeit模块进行处理。 -n选项指定了循环计数次数,-s选项指定了要建立,最后一个参数是要执行和计时的代码。命令完成后,会向控制台中打印运行结果,比如:
1000 loops, best of 3: 1.41 msec per loop
之后我们可以轻易地对其他两个函数进行计时,以便对其进行整体的比较。
cProfile模块(或者profile模块,这里统称为cProfile模块)也可以用于比较函数 与方法的性能。与只是提供原始计时的timeit模块不同的是,cProfile模块精确地展示 了有什么被调用以及每个调用耗费了多少时间。下面是用于比较与前面一样的3个函数的代码:
if __name__ == "__main__":
for function in ("function_a", "function_b", "function_c"):
cProfile.run("for i in ranged 1000): {0}(X, Y)".format(function))
我们必须将重复的次数放置在要传递给cProfile.run()函数的代码内部,但不需要做任何创建,因为模块函数会使用内省来寻找需要使用的函数与变量。这里没有使用显式的print()语句,因为默认情况下,cProfile.run()函数会在控制台中打印其输出。下面给出的是所有函数的相关结果(有些无关行被省略,格式也进行了稍许调整,以便与页面适应):
1003 function calls in 1.661 CPU seconds
ncalls tottime percall cumtime percall filename:lineno(function)
1 0.003 0.003 1.661 1.661 :1 ( )
1000 1.658 0.002 1.658 0.002 MyModule.py:21 (function_a)
1 0.000 0.000 1.661 1.661 {built-in method exec}
5132003 function calls in 22.700 CPU seconds
ncalls tottime percall cumtime percall filename:lineno(function)
1 0.487 0.487 22.700 22.700 : 1 ( )
1000 0.011 0.000 22.213 0.022 MyModule.py:28(function_b)
5128000 7.048 0.000 7.048 0.000 MyModule.py:29( )
1000 0.00 50.000 0.005 0.000 {built-in method bisectjeft}
1 0.000 0.000 22.700 22.700 {built-in method exec}
1000 0.001 0.000 0.001 0.000 {built-in method len}
1000 15.149 0.015 22.196 0.022 {built-in method sorted}
5129003 function calls in 12.987 CPU seconds
ncalls tottime percall cumtime percall filename:lineno(function)
1 0.205 0.205 12.987 12.987 :l ( )
1000 6.472 0.006 12.782 0.013 MyModule.py:36(function_c)
5128000 6.311 0.000 6.311 0.000 MyModule.py:37( )
1 0.000 0.000 12.987 12.987 {built-in method exec}
ncalls ("调用的次数")列列出了对指定函数(在filename:lineno(function)中列出) 的调用次数。回想一下我们重复了 1000次调用,因此必须将这个次数记住。tottime (“总的时间”)列列出了某个函数中耗费的总时间,但是排除了函数调用的其他函数内部花费的时间。第一个percall列列出了对函数的每次调用的平均时间(tottime // ncalls)。 cumtime ("累积时间")列出了在函数中耗费的时间,并且包含了函数调用的其他函数内部花费的时间。第二个percall列列出了对函数的每次调用的平均时间,包括其调用的函数耗费的时间。
这种输出信息要比timeit模块的原始计时信息富有启发意义的多。我们立即可以发现,function_b()与function_c()使用了被调用5000次以上的生成器,使得它们的速度至少要比function_a()慢10倍以上。并且,function_b()调用了更多通常意义上的函数,包括调用内置的sorted()函数,这使得其几乎比function_c()还要慢两倍。当然,timeit() 模块提供了足够的信息来查看计时上存在的这些差别,但cProfile模块允许我们了解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别。正如timeit模块允许对代码进行计时而又不需要对其监控一样,cProfile模块也可以做到这一点。然而,从命令行使用cProfile模块时,我们不能精确地指定要执行的 是什么——而只是执行给定的程序或模块,并报告所有这些的计时结果。需要使用的 命令行是python3 -m cProfile programOrModule.py,产生的输出信息与前面看到的一 样,下面给出的是输出信息样例,格式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并忽略了大多数行:
10272458 function calls (10272457 primitive calls) in 37.718 CPU secs
ncalls tottime percall cumtime percall filename:lineno(function)
10.000 0.000 37.718 37.718 :1 ( )
10.719 0.719 37.717 37.717 :12( )
1000 1.569 0.002 1.569 0.002 :20(function_a)
1000 0.011 0.000 22.560 0.023 :27(function_b)
5128000 7.078 0.000 7.078 0.000 :28( )
1000 6.510 0.007 12.825 0.013 :35(function_c)
5128000 6.316 0.000 6.316 0.000 :36( )
在cProfile术语学中,原始调用指的就是非递归的函数调用。
以这种方式使用cProfile模块对于识别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区域是有用的。比如,这里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function_b()需要耗费更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怎样获取进一步的详细资料?我们可以使用cProfile.run("function_b()")来替换对function_b()的调用。或者可以保存完全的profile数据并使用pstats模块对其进行分析。要保存profile,就必须对命令行进行稍许修改:python3 -m cProfile -o profileDataFile programOrModule.py。 之后可以对 profile 数据进行分析,比如启动IDLE,导入pstats模块,赋予其已保存的profileDataFile,或者也可以在控制台中交互式地使用pstats。
下面给出的是一个非常短的控制台会话实例,为使其适合页面展示,进行了适当调整,我们自己的输入则以粗体展示:
$ python3 -m cProfile -o profile.dat MyModule.py
$ python3 -m pstats
Welcome to the profile statistics browser.
% read profile.dat
profile.dat% callers function_b
Random listing order was used
List reduced from 44 to 1 due to restriction
Function was called by...
ncalls tottime cumtime
:27(function_b) - 1000 0.011 22.251 :12( )
profile.dat% callees function_b
Random listing order was used
List reduced from 44 to 1 due to restriction
Function called...
ncalls tottime cumtime
:27(function_b)-
1000 0.005 0.005 built-in method bisectJeft
1000 0.001 0.001 built-in method len
1000 1 5.297 22.234 built-in method sorted
profile.dat% quit
输入help可以获取命令列表,help后面跟随命令名可以获取该命令的更多信息。比如, help stats将列出可以赋予stats命令的参数。还有其他一些可用的工具,可以提供profile数据的图形化展示形式,比如 RunSnakeRun (), 该工具需要依赖于wxPython GUI库。
使用timeit与cProfile模块,我们可以识别出我们自己代码中哪些区域会耗费超过预期的时间;使用cProfile模块,还可以准确算岀时间消耗在哪里。
以上内容部分摘自视频课程 05后端编程Python-19调试、测试和性能调优(下) ,更多实操示例请参照视频讲解。跟着张员外讲编程,学习更轻松,不花钱还能学习真本领。
1、首先打开python的编辑器软件,编辑器的选择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之后准备好一个空白的python文件:
2、接着在空白的python文件上编写python程序,这里假设当x>1的时候,方程为根号下x加4,当x-1时,方程为5乘以x的平方加3。所以在程序的开始需要引入math库,方便计算平方和开方,之后在函数体重写好表达式就可以了,最后调用一下函数,将结果打印出来:
3、最后点击软件内的绿色箭头,运行程序,在下方可以看到最终计算的结果,以上就是python求分段函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