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中小企业对网站设计、功能常规化式的企业展示型网站建设
本套餐主要针对企业品牌型网站、中高端设计、前端互动体验...
商城网站建设因基本功能的需求不同费用上面也有很大的差别...
手机微信网站开发、微信官网、微信商城网站...
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的是有关pandas如何实现数据合并的内容。小编觉得挺实用的,因此分享给大家做个参考,一起跟随小编过来看看吧。
为阳高等地区用户提供了全套网页设计制作服务,及阳高网站建设行业解决方案。主营业务为成都网站设计、做网站、阳高网站设计,以传统方式定制建设网站,并提供域名空间备案等一条龙服务,秉承以专业、用心的态度为用户提供真诚的服务。我们深信只要达到每一位用户的要求,就会得到认可,从而选择与我们长期合作。这样,我们也可以走得更远!数据合并有多种方式,其中最常见的应该就是交集和并集的求取。之前通过分析总结过pandas数据merge功能默认的行为,其实默认下求取的就是两个数据的“交集”。
有如下数据定义:
In [26]: df1 Out[26]: data1 key 0 0 b 1 1 b 2 2 a 3 3 c 4 4 a 5 5 a 6 6 b
In [27]: df2 Out[27]: data2 key 0 0 a 1 1 b 2 2 d 3 3 b
进行merge的结果:
In [28]: pd.merge(df1,df2) Out[28]: data1 key data2 0 0 b 1 1 0 b 3 2 1 b 1 3 1 b 3 4 6 b 1 5 6 b 3 6 2 a 0 7 4 a 0 8 5 a 0
从上面的结果中能够看出,merge的默认处理行为是求取了两组数据key的交集,但是对于key的值进行了并集的求取。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仅仅是求取交集而数据没有任何合并那就不叫做数据合并了。
接下来试一下制定了参数的的交集数据合并处理:
In [29]: pd.merge(df1,df2,how='inner') Out[29]: data1 key data2 0 0 b 1 1 0 b 3 2 1 b 1 3 1 b 3 4 6 b 1 5 6 b 3 6 2 a 0 7 4 a 0 8 5 a 0
In [30]: result_inner = pd.merge(df1,df2,how='inner') In [31]: result_default = pd.merge(df1,df2)
In [32]: result_inner == result_default Out[32]: data1 key data2 0 True True True 1 True True True 2 True True True 3 True True True 4 True True True 5 True True True 6 True True True 7 True True True 8 True True True
通过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制定了参数的的交集数据合并处理的结果与数据合并方法merge的默认行为是一致的。
再试一下并集数据合并处理方法,这需要制定参数how为outer:
In [35]: result_outer = pd.merge(df1,df2,how='outer')
In [36]: result_outer Out[36]: data1 key data2 0 0.0 b 1.0 1 0.0 b 3.0 2 1.0 b 1.0 3 1.0 b 3.0 4 6.0 b 1.0 5 6.0 b 3.0 6 2.0 a 0.0 7 4.0 a 0.0 8 5.0 a 0.0 9 3.0 c NaN 10 NaN d 2.0
通过上面的执行结果可以看出:合并后的数据中的key拥有了两组数据所有的key,而数据虽然有一部分两组数据不能够重合,但也通过NaN的值进行了相应的填补。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合并之后的数据个数。合并后的数据中,key的个数是两组数据中分别拥有的数据的笛卡尔乘积。如果其中一组没有的时候,进行合并的时候另一组数据中会创建一个NaN数值的对象与之进行合并。
感谢各位的阅读!关于“pandas如何实现数据合并”这篇文章就分享到这里了,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让大家可以学到更多知识,如果觉得文章不错,可以把它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看到吧!
另外有需要云服务器可以了解下创新互联scvps.cn,海内外云服务器15元起步,三天无理由+7*72小时售后在线,公司持有idc许可证,提供“云服务器、裸金属服务器、高防服务器、香港服务器、美国服务器、虚拟主机、免备案服务器”等云主机租用服务以及企业上云的综合解决方案,具有“安全稳定、简单易用、服务可用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与优势,专为企业上云打造定制,能够满足用户丰富、多元化的应用场景需求。